【西凤酒1952报道】即墨拥有先天优越的地理条件,在历史上很早便开始酿造黄酒,在清初便有了手工酿造的地瓜酒,地瓜酒独特的酿酒方式是对即墨民间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扬,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地瓜酒有着很好的营养价值 ,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在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后 ,地瓜酒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走上了市场,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制定标准,地瓜酒获“非物质文化遗产”
即墨民间手工酿造地瓜酒始于清初,几百年来,历代酿酒师傅遵循“古遗六法”的基本要求,以师徒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地瓜酒以纯净泉水 、鲜地瓜、麦曲为原料酿制,集粮、薯、菜、果营养为一体,被誉为绿色、保健的“天赏之物”。地瓜酒色泽橙黄,清幽透明,醇香优雅,味美爽口,营养保健,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即墨地瓜酒酿造技艺,是对即墨民间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扬,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科研价值、养生价值及经济价值。
2007年,即墨市墨河封缸酒厂负责人把即墨地瓜酒装瓶包装推向市场,却碰了一鼻子灰。“人家商场不卖,原因是没有标准。”没有标准,只能制定标准。该负责人得到了即墨市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最终制定出了一份适用于地瓜酒的标准,并于2008年审批通过,地瓜酒才于2009年从民间村户走上了市场。2011年地瓜酒被即墨市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3月被公布为第三批“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悠久,即墨酿造黄酒由来已久
自古以来,即墨就是一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繁荣之地。其土地肥沃,特别适宜黍子和小麦生长,黍米高产,小麦丰收;处崂山矿泉水系,水质优良,西凤酒招商,甘甜爽口。先祖们正是利用这些酿酒的基本条件,开创了酿造黄酒的先河。1975年,在即墨出土了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左右的陶器“小酒杯”、商代提酒用的陶器“堤梁卤”和喝酒用的“爵”、周代温酒用的“舟”、汉代行酒令用的“投壶”和喝酒用的“角”,都证明从原始社会开始,西凤酒招商,即墨就酿有酒。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即墨一带酿造黄酒已极为兴盛 ,成为当地民间最常用的助兴饮料和祭品,俗称“醪酒”。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攻齐,唯即墨久攻不下 ,即墨大夫战死,众推田单为将,率众守城拒敌,百姓以醪酒犒赏将士 ,鼓舞斗志,田单巧布火牛阵,大破燕军 ,百姓倾城中之酒庆贺,大宴数日,可见当时酿酒之多,喝酒之盛 。盛唐时期,人们发现喝醪酒有舒筋骨、壮骨髓之功效,便名其曰“骷髅醪酒”。宋代以后,即墨的黄酒酿造已成为当地的一大行业,俗称“老干榨”。
清朝光绪年间,即墨城内有名老酒馆十几家。到了民国8年(1931年),“隆盛栈”、“源兴泰”、“泉盛祥”、“元聚栈”、“振源馆”等有名的老酒作坊就增加到五百余家,沿墨水河两岸的“老酒馆”生意特别兴隆,并一直延续至解放前夕。在即墨,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醪酒酿造和饮用的传说和历史故事,像战国时的醪酒助威破燕军 ,秦末汉初的田横五百壮士痛饮醪酒慷慨就义的壮举等,历代文人墨客也都留有饮醪酒的名句,大诗人李白曾誉其为“金液”,即墨名宦黄宗臣留有“石上开樽有浊醪”的名句,传说秦始皇东游崂山,曾亲口品尝醪酒,并将其定为贡品。当代许多领导人、名人如舒同、杨得志、杨成武、谭启龙、贺敬之、欧阳中石、廖静文 、于若木、吴作人等,都曾为即墨老酒留有墨宝。可以说,在即墨,已形成一种独特的黄酒文化,各种饮用礼仪习俗蕴藏于千家万户之中,世代相传 。
区别对待,黄酒和雄黄酒实质不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每到端午节,人们有啜饮、喷洒、涂抹雄黄酒的习俗,但到了现在,很多人则将“黄酒”替换了“雄黄酒”,虽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实质确是相距甚远。雄黄是一种矿物,是一种含砷的硫化物,颜色从鲜黄到偏红都有,但以黄色居多,所以称为雄黄。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作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雄黄是一种含砷的化学物质 ,本身具有毒性,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黄酒涂在孩子的头上、身上也不可取。从科学的角度,雄黄酒需要谨慎对待,而黄酒则有益于人体健康。黄酒其实是种米酒,与白酒不同的是,黄酒没有经过蒸馏 ,酒精含量低于20% ,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黄酒中含大量蛋白质 、B 族维生素、钙 、磷、硒等,以及一定量的糖、有机酸和氨基酸 。中医上,黄酒可以做药用,生饮对心跳过快、厌食、烦躁等有疗效;热饮可以缓解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