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国外,最受欢迎的葡萄酒是澳大利亚、智利、意大利和西班牙葡萄酒,尽管如此,这些佳酿对于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没有任何威胁,当然中国市场的法国葡萄酒主要指波尔多红葡萄酒。
截止2009年的十年间,法国葡萄酒约占中国市场40-45%的市场份额。而随后,销售额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上涨,收入从2009年的1.82亿美元激增至2011年的7.14亿美元,涨幅超过50%的关卡,其中大多数销售额来自波尔多葡萄酒销售。如果消费状况符合葡萄酒进口趋势的话,那么中国消费的进口葡萄酒每四瓶中约有一瓶应当是来自波尔多产区的红葡萄酒。然而,数据与现实情况迥然不同。
去年我的多次中国之旅中发现,波尔多葡萄酒颇受进口商、交易商和投机者的喜爱,而非消费者。波尔多过去5-7年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是由于过度乐观,尽管没有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趋势的支撑。
在上海和北京高端餐厅里,我看到饮用意大利葡萄酒、西班牙葡萄酒、澳大利亚和智利葡萄酒的消费者数量与波尔多葡萄酒一样。此外,侍酒师和葡萄酒采购人士告诉我,消费者对于波尔多葡萄酒的兴趣其实正在逐渐削弱。一家上海葡萄酒进口商透露:“今年我们不计划做任何波尔多葡萄酒晚宴,这个市场目前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很难在这样自由市场中盈利。需求正在缩减,我们宁愿推动其他产区佳酿。”
众所周知,3月份成都举行的中国糖酒会中缺少列级庄葡萄酒大型进口商的参与。与此同时,还有传言说,西凤酒招商,大多数依靠波尔多销量的中小型公司即将关闭公司。然而,据说那些资金雄厚且有政府关系的公司有可能会度过难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实施的紧缩财政的措施对于高端餐饮行业及精品葡萄酒进口商、中国高端白酒酿造商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未来6-8个月的市场变化走势,外界并不看好。
毫无疑问,葡萄酒行业受紧缩财政措施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波尔多葡萄酒。此外,该举措禁止铺张浪费和高端饮品的销售,大大削弱了中国的礼品馈赠市场--将高端葡萄酒和白酒“拒之门外”。目前尚没有任何数据表明馈赠的波尔多葡萄酒有多少瓶,但北京一家大型零售商表示,约一半以上的波尔多红葡萄酒都以馈赠为目的销售。
我认为,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处境非常不稳定,这让人想起了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地区的第一次葡萄酒热潮。受投机行为和房地产市场活跃性的推动,酒商对于葡萄酒销售潜力过分乐观。他们并不明白,消费与需求已经相差甚远。
当时关于红葡萄酒有益于健康的说法开始流传到中国。因此,时任总理李鹏公开鼓励葡萄酒消费,而非酒精度达到50-52度的白酒消费。整体形势非常乐观,直至亚洲金融市场崩溃,随后销售渠道突然停止供应。
那些处于码头和进口商仓库及保兑存储工厂的葡萄酒无法经受长期窖藏。大部分情况下会被驳回或成为劣质酒,被大量放置初级市场,并迅速转为食醋。1998年,向中国和香港市场的葡萄酒进口非常低落。
以上文章均来源互联网,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